Jump to content

何謂五蘊?


青陽德豐

Recommended Posts

  • 版主

關於「五蘊」:


五蘊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 這是總括人身物質、精神成份的五大分類。 
蘊:積聚、堆積。

色是肉體;識是陽魂(第六識)——人活著時由陽魂主事。 一般人的原魂(第八識)因爲迷魂湯的作用,而處於昏睡狀態。 
色與識二者協同,而產生受、想、行。

受:感受。 
想:想像、揣測、認為、以為(加工)。
行:受、想以外的一切心理活動。 會愛憎;會謀畫;會下決心;⋯⋯

「行」之後,若採取行動,就由「色」(肉體)表現為身業、語業。


受是客觀;想是主觀。 
但客觀中實摻雜太多主觀。 「受」與每個人的經驗、所處時空環境都有關係。 同一筆錢,有人覺得富有,有人覺得太少。 同樣食物,饑餓時覺得美味,過飽時覺得噁心。 同樣身體在地球上六十公斤,到月球只有十公斤。 我們對於他人的遭遇與感受容易有「同理心」(在理論的層面),但是很難實際地感「同身」受。 
更別提,陽魂只知今生的事、只知粗維空間的事。 而每個人的陽魂又各自承受其原魂的特質——原魂累生累世的積累與沉澱。 所以,客觀也是主觀。



五蘊舉例: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后宫词》——

泪湿罗巾梦不成,夜深前殿按歌声。
红颜未老恩先断,斜倚熏笼坐到明。

「这是白居易代宫人所作的怨词。首句写夜来不寐,梦想君王临幸;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,君王来幸无望;三句写红颜犹在,君恩已断之苦;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,于是斜倚熏笼,坐待至天明,终成泡影。 全诗语言明快自然,感情真挚而多层次,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。」
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后宫词

「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,君王来幸无望」
闻前殿歌声,這是受。
君王来幸无望,這是想。


「三句写红颜犹在,君恩已断之苦」
這是受。


「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,于是斜倚熏笼,坐待至天明」
幻想君王可能来幸,這是想。
因此決定等待,這是行。


「行」之後,若採取實際行動,就由「色」(肉體)表現為身業及語業。 
于是這宮人斜倚熏笼、預先薰香身體,坐待君王的到來。 而終至天色大明,大失所望(受)。


這些變化無常的受蘊、想蘊、行蘊都是植基於色蘊與識蘊。 而色蘊(肉體)本身更是明顯的變化無常。 至於識蘊,主要指陽魂;陽魂在我們投胎後才生成(帶著來自原魂的「特質」),出胎後才開始「學習」這世界、「成長」、「成熟」、進入社會、社會化、不斷經歷,最後再離開人世。 在這一整個過程當中,靈魂的內含與外貌都一直演變。


五蘊皆空。 「空」是:變化、無常、虛幻、短暫。 


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
此「身」字是指靈魂。 
人死時,陽魂併入原魂,原魂脫離肉體——帶著業。


其結果是:原魂一覺醒來,發現自己多了一些業,也了結一些業。


所謂「萬般帶不去,只有業隨身」並不一定不好。
因爲「業」可能是惡業,也可能是善業。
而善業可能為有漏善(福德),還可能是無漏善(功德)。


所以善用五蘊,有利於修行;不善用五蘊,有可能沉淪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從上面「五蘊皆空」的解釋可知「空」的意思是「變化」。 萬事萬物變化的極至,就是世人概念中的「無」。雖然是「無」,但仍「有」舍利子。所以舍利子是諸法(萬物、萬事)的空相。

舍利子組合起來,可成世間萬物,又形成世間萬事。萬物(包括世間眾生的身體)分解(空)之後又回歸舍利子。

因此舍利子是不生不滅、不增不減。它的本性不會變,所以不垢不淨。

前面說到,諸法變化(空)的極至是舍利子,所以在這種極至的狀態下,沒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蘊,世間五蘊都是轉世凡間以後才形成。

既沒有色身(五蘊),也就沒有凡間色身的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、色身所面對的外在環境六塵(色聲香味觸法)、六根的感受作用六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)等「十八界」(即「眼界」乃至「意識界」)
(注意:這裡只提前六識,因為這些都是轉世凡間以後才會形成。)

既沒有凡間的色身(五蘊),也不會在凡間造業、受報,形成十二因緣(「無明」乃至「老死」,即「輪迴」),以及修斷輪迴(「無明盡」乃至「老死盡」)
(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 這裡的「無明」是指「枝末無明」,是色身第六識所表現出來的表象無明。)

既沒有造業、受報,也沒有修道、涅槃(無苦集滅道),這些都是轉世凡間產生的現象,而轉世與否,則是因果定律的規範。

菩薩為了渡化眾生而轉世到凡間,應知道五蘊色身及苦集滅道這些現象都是「空」;眾生因為因果關係而在凡間轉世輪迴,菩薩因為救渡眾生而有了色身,都是因為某種因緣所造成。

能夠這樣理解,才能自我渡脫凡世間的一切苦厄、煩惱。

沒有這種智慧,就得不到渡脫苦厄的結果,因為沒有智慧是不可能會有所得的。



註:

1)在上面這一小段文章中,是以「舍利子」指稱「靈氣」。

2)關於「舍利子」—
* 《走出現代佛教誤區》p297:「舍利子」也簡稱為「舍利」。人體內的「舍利子」,是宇宙能量(「靈氣」)在人體內的高度聚集。道家稱為「丹」;儒家稱為「仁義」(例如:孔曰成仁,孟曰取義。孟子:吾善養吾浩然之氣。文天祥: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形。下則為河嶽,上則為日星,於人曰浩然,沛乎塞蒼冥)。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正气歌
* 《走出現代佛教誤區》p.163:「丹」是「能量團」,是「外靈氣」進入人體與「內靈氣」相結合,高度濃縮後的產物,儒家稱為「仁義」,佛家稱為「舍利子」。 

3)什麼是「靈氣」—
* 《走出現代佛教誤區》p154:無始以來,浩瀚宇宙存在著一種基礎能量,這種能量無序地、散亂地彌漫在「多維空間」。⋯⋯這種能量獨立存在時,是細微的顆粒。中國古代的修煉家,稱這種能量為「炁」。⋯⋯「炁」又稱為「靈氣」。⋯⋯世界上每一個人以及任何一種物質,都是由「靈氣」變化組合而成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觀:自在菩薩「行」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渡一切苦厄。

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。

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

是故,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。

(空中)無眼耳鼻舌身意;無色聲香味觸法;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。

(空中)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

(空中)無苦集滅道。

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。

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

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


* 「行」字的意義,可參考五蘊的「行蘊」。
* 五蘊皆空,借假修真。
 

Edited by 青陽德豐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謝謝 青陽德豐前輩的慈悲教誨,

請問 青陽德豐前輩,

心經中提到的“舍利子”, 

是 ”炁“(“靈氣”), 還是組成“炁”(“靈氣”)的“啟粒子”呢?

 

謝謝 青陽德豐前輩。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您好,

教典一《走出現代佛教誤區》p297:「舍利子」也簡稱為「舍利」。人體內的「舍利子」,是宇宙能量(「靈氣」)在人體內的高度聚集。

也就是說,心經中的「舍利子」是指「靈氣」(炁)。

而《走出現代佛教誤區》p154:無始以來,浩瀚宇宙存在著一種基礎能量,這種能量無序地、散亂地彌漫在「多維空間」。⋯⋯這種能量獨立存在時,是細微的顆粒。中國古代的修煉家,稱這種能量為「炁」。⋯⋯「炁」又稱為「靈氣」。⋯⋯世界上每一個人以及任何一種物質,都是由「靈氣」變化組合而成。

也就是說,「靈氣」(炁)是宇宙的基礎能量。

但是在教典二《禪修密中秘》中首次提出了過去修煉者所不知道的概念——原來還有比「靈氣」(炁)更基礎的顆粒,即「啟粒子」。

《禪修密中秘》p17:啟粒子經過聚合後,生成簡單的能量團,這個能量團,簡稱為:炁。

現在既然有了啟粒子的概念,在理解心經時若將「舍利子」解讀為更為基礎的顆粒「啟粒子」,就更加究竟了。





 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48 分鐘 以前, 青陽德豐 said:


《禪修密中秘》p17:啟粒子經過聚合後,生成簡單的能量團,這個能量團,簡稱為:炁。

現在既然有了啟粒子的概念,在理解心經時若將「舍利子」解讀為更為基礎的顆粒「啟粒子」,就更加究竟了。





 

 

 

謝謝 青陽德豐前輩的慈悲教誨!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請問 青陽德豐前輩,

心經的末段經文:

「故知: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

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」

這段經文,應該如何解釋說明,比較究竟呢? 

謝謝 青陽德豐前輩。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您好,

本經一開始說行深「般若波羅蜜多」時,因為明晰洞見五蘊皆空之理,所以能跨越渡過世間遭逢的一切苦厄。

後來說菩薩因為依行「般若波羅蜜多」,可以心無罣礙、無有恐怖、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佛陀,也因為依著「般若波羅蜜多」,而終究得到無上正等正覺。

世人都希求「厲害」的咒語,能除世間的一切苦;這裡說「般若波羅蜜多」正是這選擇。

因為經由上面的說明,可知它是一個大神咒(是勝過一切世間神通的咒)、大明咒(是無限光明的咒)、無上咒(沒有比它更高上的咒)、無等等咒(無與倫比,唯佛陀與它同等的咒)。

經文後面還附上一個「般若波羅蜜多咒」,因為是用梵語或巴利語音譯,無法瞭解其義。可能是濃縮上面的經文。唸咒首要先瞭解正確意義,才能發出正確的意念;如此,才能夠達到唸咒的效果。

以上為個人看法。

Edited by 青陽德豐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4 weeks later...
  • 版主

啟粒子由於因緣關係,顯現世界萬「法」。

又由於因緣關係,諸法復歸於「空」。

「法」、「空」雖為不同現象,皆是啟粒子。

所以說:啟粒子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啟粒子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更進一步分析,

因為:

1)啟粒子是「諸法空相」。

2)啟粒子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

所以:「諸法空相」也是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

是故,空(諸法空相)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,⋯⋯乃至無苦集滅道。

「空」中雖會顯現各種假相,但它仍是「空」,因為空(啟粒子)是不垢不淨的,也是不增不減、不生不滅的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宇宙充斥啟粒子;啟粒子形成世界萬法,因緣生、因緣滅。

若無因緣促成,「空」就不至於形成我們色身的色受想行識⋯乃至於苦集滅道等一系列萬「法」。又何來受苦之身、受苦之事呢?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若無般若智慧,就不能得到上述理解。

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——無智也是無得,因為無智就無所得。

(亦:也、也是。例:人云亦云;事情在發展,亦是在重複。)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能得上述理解,才能夠心無「罣礙」(無所「住」而生其心)。

(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 /若以色見我(如來)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 /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:所有一切眾生之類⋯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渡之。如是滅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渡者。何以故?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)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、遠離顛倒夢想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* 本文內容主要是依據個人的領會。

* 關於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的正確解說,應該以法父將來出版的教典三為準!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Edited by 青陽德豐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3 weeks later...
  • 版主

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(行),心無罣礙(行)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(受),遠離顛倒夢想(想),究竟涅槃。

— 《心經》

 

* 五蘊皆空,借假修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Edited by 青陽德豐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觀: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(行),照見五蘊皆空(行),故心無罣礙(行)!!

無罣礙故(行),無有恐怖(受),遠離顛倒夢想(想),究竟涅槃(渡一切苦厄)。

 

故知: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

 

 

* 五蘊皆空,借假修真。

* 「究竟涅槃」是指進入「無餘涅槃」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Edited by 青陽德豐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4 weeks later...
  • 版主

「陽魂」困在色身內,唯一接受外界信息的「窗口」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。 

由這些「窗口」會產生「受」,又因此產生「想」(想像、揣測、認為、以為)。 感官的「受」是外來的,無從選擇,所以「想」是非常關鍵的。

「想」之後很可能就產生「行」(受、想以外的一切心理活動),產生愛、憎等等一系列後續。 甚至「身體力行」,產生了身業、語業。

若能反其道而「行」,先照見五蘊皆空(行),因而心無罣礙(行)。 無罣礙故(行),無有恐怖(受)、遠離顛倒夢想(想)。 則預先導入正「想」,避免邪「想」的產生。

 

* 照見:像在暗室中點燃一根蠟燭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Edited by 青陽德豐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謝謝 青陽德豐前輩的慈悲教誨,

請問 青陽德豐前輩, 心經是修行上,非常重要的經典。 能得到心經的正確解釋,實在非常的珍貴。

眾生投胎轉世的時候,都會先喝下迷魂湯 ,以致於被色身困住的陽魂,懵懵懂懂;如何能讓自己,能聽聞並相信, 涅槃大法,心經的真實義呢?

 

謝謝 青陽德豐前輩。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您好,

首先鄭重聲明:以上本人對於「五蘊」、「心經」⋯⋯等等的說明純屬個人理解! 一切解說,都應該以法父將來在涅槃之前出版的教典三為準!!

如何能讓自己,聽聞並相信涅槃大法?

如果某人會自己思考如何讓自己聽聞並相信涅槃大法,那他的「心力」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!

眾生投胎前都喝了迷魂湯,投胎後只能用心力來辨別,經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慢慢覺醒,漸漸地走向修行這條路。大部分人並不是一開始就走涅槃道,而是先嘗試各種宗教,有些人可能因此就滿足。但有的人還覺不究竟,最後才會走向涅槃的修行。因此,這是一條漫長的路。一路上還是要靠自己的「心力」以及有緣人的幫助與隨緣的渡化。太急也不行。

很幸運的是,我們生處的時代有法父住世,有教典破除現代佛教的誤區、用簡白語言揭示涅槃法門,還有論壇可以問法以及相互討論。這些「資源」我們善加運用對我們一路上的修行有莫大的幫助!

 

* 另外,就是要「深悟」,對法理要層層深入。

這不只是對於出世修行,對於入世的生活也類似。儒家也教導大眾要格物、致知。格:窮究;物:泛指天地間一切人事物。格物即窮究萬事萬物的規律。格物才能致知:推極知識,而達到完善的理解。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;具有一定的智慧,才能達此效果。(比較: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;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。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Edited by 青陽德豐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2 weeks later...

您需要創建一個帳戶或是登入才能回覆文章

您需要成為會員才能發表評論

Create an account

Sign up for a new account in our community. It's easy!

Register a new account

登入

現有會員按這裡登入

現在登入
×
×
  • Create New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