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mp to content

佛有“三不能”


土豆盆

Recommended Posts

  • 管理員

法父——釋迦青陽在教典②《禪修密中秘》P.90講到,佛有“三不能”:

1)不能渡盡生靈;

2)不能滅定業;

3)不能渡無緣。

法父在此書中,并沒有詳細講述。

但法父在平常講法時曾說過:是因為篇幅關係還有就是認為傳統佛教已經有很多解釋了。

我跟隨法父多年,經常聆聽法父講法。經過法父同意,今將我個人對“佛有‘三不能’”的粗淺理解,在“法雲論壇”上發表出來,與大家探討,希望壇友指正。

因為佛的境界很高,我不是佛,所以無法了解佛的境界。

我這裡所悟到的“三不能”,是以人身為標準來弘揚佛法而言。

1)不能渡盡生靈:

靈魂是從自然中生出,永無止境,所以無法渡盡。

2)不能滅定業:

類似今生是人、是馬、是牛等,出生之後已經是不能逆轉的現實,任何人都不能改變,佛陀亦無法改變。這種現象就叫“定業”,所以佛陀也不能滅除(改變)這種已經成為事實的現象(以此類推)。

3)不能渡無緣:

無緣的例子很多,比如:我們對一群牛、馬、羊,講解“八正道”,它們根本聽不懂,它們也不可能去修行“八正道”。

以人類講佛法,對方聽不懂來說,這就是無緣(以此類推)。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由於自己是迷茫的眾生,需要被佛菩薩引渡的對象,不禁思考著:如何才能增加自己得渡的機會。


定業無法滅除,只能學習著承受果報的時候,學習掌握自己的情緒,不要讓情緒做了主人,造下更多糾纏的業因。這一點,說實在的,對於凡夫的自己而言,實在不容易呀!


再想想第三者:〝不能渡無緣之人〞這一點。從這兒看起來,緣分應該很重要。有緣無緣有別,緣深緣淺,差別應該也不小。怎麼樣才能加深自己跟佛菩薩的緣分呢 ? 普賢十大願:一者禮敬諸佛,二者稱讚如來,三者廣修供養,四者懺悔業障........。禮敬諸佛可以加深與佛菩薩的緣分嗎 ? 怎麼樣的禮敬才能達成這樣的功能,這一點有點想不通,畢竟現在是對著泥塑木雕的佛像禮拜,這塑像裡頭住的是什麼法身,我這肉眼凡夫也不得而知。如果不是高法身入住,拜了半天豈不是都拜錯對象了 ? 這好像不太保險。


那怎麼辦 ?


教典一中法父解釋〝青陽〞、〝青陽機構天〞時所說的,青陽應該是菩薩團隊,或者至少也應該是高法身的團隊。也許透過法父、透過與未來佛宗教協會結緣(以體力或財力供養)的方式,來加深與佛或與補處菩薩的緣分,也許是我這樣的普通凡夫最容易、且行得通的方式吧!這一生就算不能修成,至少也要努力加深與佛、與菩薩團隊的緣分,不然,還真不知道得流轉到哪一生哪一世,才能開竅得渡啊。


俗話常說: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陌生人。努力把握與法父生在同一個時代的難得因緣,認真學習、努力用自己的體力和金錢來護持,應該是我這樣的普通人最容易的方式吧。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1)不能渡盡生靈。...談的是接引。


如果佛把眾生渡盡了,

那麼菩薩以下的果位就沒得玩了。


佛就會永遠是佛、菩薩會永遠是菩薩、神仙就會永遠是神仙。永遠都是上線在賺錢,而下線在撿破爛。


好比說師父有將我們全部都隔離並且禁止我們互相交談嗎?...沒有嘛。這是因為師父不僅給我們得渡的機會,也同時給我們施渡的機會、讓我們能夠向上提升的機會。


所以說「功德匯率」真的是個很複雜精密的機制,以凡人有限的腦袋還是乖乖按部就班就好了。你行的話就你來,你不行的話就讓給別人來。


還想妄自猜通「天律機制」還是「功德換算」?就跟你說別計較什麼功不功德不德的、什麼功多德少、什麼德多功少,千遍一律講了5、6篇談功德,全是自不量力。


2)不能滅定業。...談自然定律。


3)不能渡無緣。...談因緣。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謝謝您的分享,土豆盆。


看到佛有三不能其中的" 佛不能滅定業",想起經典中常說的:〝所作業不亡。〞法父--釋迦青陽,在教典一《走出現代佛教誤區》後記中寫道:〝既不能即身成佛,也不能罪滅河沙。不但不能滅除河沙之罪,就是一點一滴的罪,也無法滅除。罪業就是罪業,善業就是善業,絕不可以互相抵銷。分別記錄,分別報應。任何生靈,在沒有成就無餘涅槃之前,都必須由報身來承受業報。〞


無明凡夫知道自己有業障,想藉由參加法會,寫個牌位(牌位最好還是隨喜五十或一百就好),了結多生多世的業障;或者希望供養修行人,請其以法力化解自己累世的無邊罪業。佛有三不能中的不能滅定業,法父在教典中所說的 : "不但不能滅除河沙之罪,就是一點一滴的罪,也無法滅除。" 多麼令人震撼 ! 擲地有聲 !


〝不憑佛力,難超斯苦!〞幫助我們超越苦難的佛力到底是什麼?是正知見 ! 唯有深明因果,走在八正道的路途上,才能超越生死苦海!如果以為只要拜佛,稱祂的名(現在以為是持拜通青陽身外身的咒),佛菩薩就會以其廣大無邊的神通力,免除我們所應受的苦報,這樣的觀念和行為,正是法父在教典中苦口婆心、用心指出的誤區!


每個人都想得渡,每個人也都以其自己的方式在努力,只是,如果不是在正確的路上精進,終是枉然 ! 如果因為認知錯誤,無德而誤以為有德,再怎麼努力也到不了彼岸,只是徒然造了一堆日後受報的業因,延遲了自己得渡的機會,豈不可惜 !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2 years later...
On 2017/9/29 at AM4點37分, 青陽德豐 said:

「不能滅定業」是關於「因果定律」,不是「自然定律」。

謝謝本串文章,諸位大德與德豐師兄指點,如今是2020年,回頭看了我當時發表的文章內容,用詞妄大自滿,感到十分羞愧,今日回來跟各位好壇友說聲抱歉,過去作為污染了你們的眼睛!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您需要創建一個帳戶或是登入才能回覆文章

您需要成為會員才能發表評論

Create an account

Sign up for a new account in our community. It's easy!

Register a new account

登入

現有會員按這裡登入

現在登入
×
×
  • Create New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