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mp to content

變與不變


請君入甕

Recommended Posts


小甕在這裡接著解釋,佛說『空』的涵義究竟是「虛無」還是「變化」,這件事對佛法的影響度是大或小?

取自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中段落:

『舍利子。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。亦復如是。...』

這裡『色』的涵義是 物質。包括肉眼不可見(能用科學儀器證實)的物質,可分為四大類,有形有質、有形無質、無形有質、無形無質皆在色的範圍裡。

『空』的意思是「變」。這世間的物質都屬於持續在變化的形態。舉例說我們人體,每分每秒都持續的在新陳代謝、在循環、在組織、在耗損,因此人體包含在『色』的範圍中。

反之,假設世上物質皆是「虛無」,那麼我們就不存在,既然不存在,也就不會從虛無中產生出暫時存在的物質。因為這樣的解釋完全不合常理,不符合自然定律。

#到這裡我們可以來做一個實驗

第一、首先舉起您的右手,手心向上、手掌懸空,接著我們用意識(想像力與創造力)集中在我們的手心,想像著再過3秒鐘之後,在我們的手中會冒出一顆糖果。它是一顆粉紅色的糖果,外觀上參雜著白色的裝飾,表面上還沾黏著粗糙的砂糖,它的味道嚐起來是甜甜的,是隨處可見的那種零售糖果。

第二、接著我們倒數3、2、1...

如果你的手中確實出現一顆糖果,那就表示:世間本無物的『虛無論』定義成立了。我們都活在自己的意識當中,所以我們能夠無中生有、也能夠憑意念產生功德,單憑佛經帶給我們的思想信念就可以解脫成就涅槃....

既然我們無法用意識來支配現實,那麼我們肯定是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中,只是這個世界是暫時的存在著,經過時間支配的生滅循環之後,物質會隨之壞滅,壞滅之後再形成新的物質,這個現象就叫做 空相。

我們抬頭用肉眼所見到的一切物質都是暫時的存在。暫時存在是因為這些物質都會壞滅,壞滅之後會轉變成不同的形態,終將再塵歸塵、土歸土。『空』的含義就是暫時性的存在。所以不能算是存在,但也不能算是不存在。因此『空』是「有和無」並存的狀態,持續變化的形態,佛陀稱這種形態叫做『空』。

舎利子

為何『舎利子』要放在句首跟『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』攪在一起,它們之間有關聯嗎?

首先『舎利子』是由原文直翻的音譯,是佛教的專有名詞。如今大眾佛教只知道『舎利子』存在於人體內,經過高溫火化而煉造出來的結晶體。我想應該有人好奇為何『人體火化後的結晶體』要放在心經裡面,這不是沒頭沒尾的,相當奇怪嗎?

因為大眾佛教的解釋又有謬誤了。導致人們不但忽略了『舎利子』一詞,更進一步把『空』當做「虛無」,並且鼓吹後世的佛教徒成天空來空去、別執著、別分別就行了。

其實小甕覺得『舎利子』一詞若是要詞義相符的話,應該更名為『色粒子』。

佛陀所發現的『舎利子』是構成世間任何物質的基本單位,『舎利子』就飄散在宇宙虛空,時聚時散、無定性、無歸屬...『舍利子。是諸法空相。不生不滅。不垢不淨。不增不減。』

因此我們肉眼所見的物質,包括肉眼不可見(能用科學儀器證實)的物質,分為四大類,有形有質、有形無質、無形有質、無形無質。皆是由XD舎利子」所構成的,暫時性的存在。

變與不變

舎利子的狀態是變化的,但是它的本質是不變的『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』。然而已經轉變成物質形態的舎利子,需要經過千百億萬年後才有可能再變回舎利子的模樣。

所以,已經改變模樣的舎利子就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舎利子形態。而我們需要的舎利子是最基本的形態,是可以轉化為任何物質的形態,因為舎利子「不生不滅」、世上的舎利子「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」,只要能找對方法,把飄散在空間裡隨手可及舎利子納為己用,要讓它保持凝聚,使它不再具有空性,不再具有不穩定性,這麼一來利用舎利子塑造成一個完整的軀體、靈魂的容器,那就是一個金剛不壞身、不滅身

那麼我們就不再需要色身,不再需要依靠輪迴轉世來維持生命,我們是不是就能夠脫離輪迴,或是暫時脫離輪迴呢?

於是悉先生在發現到舎利子的存在後開始踏上旅程,拜訪隱居在高山嚴峻,不理會世間事的仙人,為的就是探求有關於金剛不壞身、解除無常苦等事情的辦法。

以上概述就是關於『法身概念』原型。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您需要創建一個帳戶或是登入才能回覆文章

您需要成為會員才能發表評論

Create an account

Sign up for a new account in our community. It's easy!

Register a new account

登入

現有會員按這裡登入

現在登入
×
×
  • Create New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