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mp to content

請問農夫大師,何謂分別相?


請君入甕

Recommended Posts

 

在下小甕晚輩,經常在網路上跟一些成天空來空去的佛教徒過過招,他們總有許多從佛教典籍裡沿用的語助詞,其中之一就是「不要有分別心」。

但是我想他應該是用不成體統的邪觀念誤解了分別心的意思了。

晚輩在此盼農夫大師能開示開示,佛陀所說的「分別心」或「分別相」該如何解釋、為何不要有分別心、以及如何運用這個專有名詞呢?

Edited by 請君入甕
補充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真正行菩薩道的凡夫,在渡眾生、傳道講法的時候,不會產生分別心(請注意:這裡用的是不會,而不是不能。不會,是前世的修煉累積,是一種自然。已經走過無數次的路,是不會走錯的。不能,是告誡自己,不能走錯路,要謹慎、認真,千萬別忘記了。一個是自然的、一個是非自然的。)

有經驗的凡夫菩薩行道,不會產生分別心,也就是在弘揚正法的時候,不會分別高低貴賤、貧富美醜、高矮胖瘦、恩怨情仇等等。只要有生靈需要正法,一律傳予(當然是根據對方的層次,傳予不同的法門,也就是因人施教),這是普渡。

無分別心的前提是對方有需求,隨緣而施法,並不代表強行,強扭的瓜不甜,瓜熟蒂落,因緣恰到好處,才是成熟的需求關係。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謝謝 農夫大師,請君入甕前輩,

這個問答題, 入甕前輩貼出來的時候,我就想搶答了, 農夫大師的開示, 讓人獲益匪淺。

佛教中有的名詞,是有特定意思的。 例如說 「到達彼岸」, 就是指「涅槃」。

不要有「分別心」,這個「分別心」,特別的就是指,擁有慈悲心的菩薩,傳授出世間法時,在傳法的過程中,不能有情仇、遠近、冤親、愛恨、高低、貴賤、窮富、愚慧、上下、大小、高矮、香臭等分別,一視同仁,普降甘露。

但是如果,我們在討論事理, 辨別「世間法」與「出世間法
」的時候,那可是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,是非分明。 

也就是說, 菩薩渡人,不會有分別心。  但是「出世間法」,「世間法」的分辨或者乾脆說分別, 是要區分很清楚的。
此「分別」,非彼「分別」。

以上是我想搶答的內容。

從 農夫大師的開示,獲益良多的是~~
我會寫 菩薩“不能”產生分別心,這表示,我還是告誡自己的程度。

真正行菩薩道的凡夫,是“不會”產生分別心的。
一個是非自然,一個是自然的。
獲益良多!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謝謝農大師的解惑。

看來這些指別人起『分別心』的人,事實上自己才是先起了『分別心』。

『不分別』是奉守菩薩道的修行人,自持內在的良好品德。而不是用來抨擊、指責別人的行不正坐不端的評判。

謝謝慧原導師的補答。

小甕還有發問另一篇「迴向功德」的問題,要是慧原導師有答案,不妨可以搶答也沒有關係呀。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  • 版主

分別相有雙重意思:

1)傳法人對受法人,選擇外相而施法(不是普渡,有分別心);

2)學法人選擇外相而學法。例如:擁有大寺院、大佛像、大名氣的“師”信眾多(信徒不問、不辨正法);無寺、無像、無名的“師”信眾少(即使是講正法,也很少信徒)。

這些人所缺少的就是《心經》裡面講的“般若波羅蜜多”(納智),一個是沒有渡眾生的納智;一個是沒有擇法的納智。

綜上所述:分別心與分別相都不在八正道中。

 

鏈接到評論
分享到其它平台

您需要創建一個帳戶或是登入才能回覆文章

您需要成為會員才能發表評論

Create an account

Sign up for a new account in our community. It's easy!

Register a new account

登入

現有會員按這裡登入

現在登入
×
×
  • Create New...